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5-08-12

第三站  The Agrodome Rotorua

 

游览时间:约3个小时

费用:Agrodome Farm Show + Farm Tour combo

费用:62纽币/

 

 

 

 

 

来到新西兰,这个被称作羊背上的国家,怎能不和羊群们亲密接触,再看看如何剪羊毛。这里是专门为游客打造亲密接触的乐园。刚一进门,就看到两只硕大的羊!感觉像羊爷爷一样,专心的低着头,任周围来往的车辆都打搅不了他们那颗吃草的心。到达基地,先购买游览+活动联票,乘上跟拖拉机差不多大的车去往各种牛羊的世界,车上有导游和游客讲解如何区分高山牛、安格斯牛、腰带牛和奶牛知识。穿越在无穷大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的陪伴在你的身边,真是触手可及的距离,它们不怕人,有时还会朝着游览车缓缓走来,对视一下,又华丽的转身离去了。最有趣的要数到达山顶时和羊驼的亲密接触了,导游为游客们准备了它们的食物,抓在手里,一颗颗的引诱着白色的、棕色的只要你喜欢的羊驼,它们很温顺,舌头热乎乎的柔软的很,趁着不注意,还可以对它们搂搂抱抱!可千万不要一次就把吃的都拿出来,否则就会感受到它们温和的外表下也有一颗狂野的心了。

回到基地,就是剪羊毛表演了。先是上来20几只羊,每个品种一只,名字实在是记不住了。接着跑上来一只毛茸茸的小白羊,大叔三下五除二的给它剃了个全身的秃瓢,利马变身小羊羔状,站都站不稳了。

图文/冰蓝

 

 

立达苑 · 俞可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所设计的理想国,但绝非乌托邦。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如是对现实中的小国寡民予以褒扬:没有荒废的土地,也没有过剩的人口。该典范便是新加坡,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整50年。

    196589日,李光耀率200万星岛民众走上建国之路。国虽小,民亦寡,却像是水族馆里不同种类的鱼,看似在一起,但却是分隔开来的。各族群彼此孤立,不相往来。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虽可相安无事,却无以融通,语言壁垒丛生,文化樊篱林立。若长此以往,种族冲突在所难免。

    “新加坡的语文问题就是政治问题。李光耀可谓高瞻远瞩。在他心目中,理想教育是东方和西方的精华,有利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同西方追根问底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1975年,李光耀亲掌教育部,大刀阔斧实施语文教育改革。以何种语言来融通星岛各族,便是改革的切入点。华裔虽占有人口优势,却为移民群体,李光耀本人即为广东客家第四代移民。他自幼浸淫于英式教育,从殖民地的直落古楼英文小学、莱佛士书院和莱佛士学院直到英格兰的伦敦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被英国政界誉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纯正的英国人。英语固然带有殖民色彩,李光耀却能预见英语必然成为世界语言,也必然成为星岛求生存求发展求强盛的利器。语言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成功的关键。它确实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李光耀毅然决然把英语设定为新加坡官方语言,以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英语的理想。1986年国庆典礼,庆典司仪用英语带动全场同唱一曲,戳中所有星岛国民的泪点。以同一种语言,小国寡民之心得以凝聚。

    为此,李光耀背负着覆宗灭祀的嫌疑,抵挡着反华媚英的蜚语。华校不复存在。争议最大非停办南洋大学莫属。这所东南亚第一华语名校由华人民众集资而建。效法族人陈嘉庚办学义举,新马胶业首富陈六使率先捐赠523英亩土地以及500万新元,民众群起义捐,1577名三轮车夫义拉,则堪为美谈。1956315日正式开课。1980年,李光耀把该校与新加坡大学合并而成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大学就此寿终正寝。南洋大学校友对李光耀的怨仇至今仍无法化解。

    “有人说我处处干涉人民的个人生活,没错,假如我不这么做,人民会停留在各说各话、不能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的旧时代。在众醉独醒中,李光耀亦深有感悟,如若独尊英语,必然导致民族自信的式微和文化认同的沦丧。19792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以英文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延续中华血脉,李光耀倡议设立9所特选中学和15所特选小学,通过特别辅助计划和华文语言特选课程,既推广汉语,又传承中华文化。1980年,星岛仅26%家庭讲华语,1988年,比率跃升至69%。李光耀的3个子女均接受华文教育。典型案例则是华语歌手孙燕姿。香港《亚洲周刊》2002年曾以孙燕姿现象作为封面主题。

    李光耀视双语政策为新加坡建国基石之策。2011年出版的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一本他最重要的书,双语教育是唯一主题。以双语教育为支点,李光耀将多族杂居的星岛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英语是工具语言,汲取全球知识;母语是文化语言,传承本土价值。两者相得益彰。星岛人对这位国父无比感恩戴德。而李光耀要感谢所有的语文老师,并把这句话写在回忆录扉页上。

    然而,双语毕竟一主一次,以传承文化的母语教育反而立于从属地位,由此塑造的人才虽能屡创经济奇迹,却犹如浮萍,因无根而飘零。李光耀坦言:尊崇华族价值观的民族,一旦为学校实行的英文教育所淡化,结果是学生的活力、纪律都散漫很多,行为也比较随便。更糟的是,受英文教育者因为所讲的不是自己地道的语言,一般都缺乏自信。

建国五十年,李光耀把星岛人领上进步的捷径,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言。后李光耀时代,小国寡民或许要步入寻根的轨道。

 

 

草垛 · 金钱草

取个笔名金钱草

刚开始写作时,都用本名,偶有文章发表便很有成就感,时间长了,便有了麻烦,咱这种草根写手,写的都是身边生活琐事,难免有人对号入座。好在咱名字特俗,一抓一把,好多事都可搪塞过去。

    但一次我在当地晚报发了篇文章,写的是我们办公室一行六人去吃西餐,一群舞文弄墨的人在一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好端端一桌西餐,说得一无是处,由于时间、地点、人物全部属实,让人浮想联翩。有人说:看,办公室的人集体出去腐败。其实那次西餐是主任请客,他老婆朋友的西餐厅开张,给了张餐券,让他试吃捧场,主任念我们每日辛苦,囊中羞涩,特意请我们开洋荤长见识,谁知我们一群喝拉面的肚子,上不了台面,对每道菜都百般挑剔,横加指责,不仅花超了主任的预算,还让他在老婆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文章出来后,我们六个人对号入座,哈哈大笑,主任说:小题大做,吃顿饭还搞了篇会议纪要!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以后的文章便署名为金钱草

    这金钱草是一味中药,状如铜钱,性味甘、咸,微寒,能化结石,是治疗结石的良药。因胆中有一宝物,我要每天服用。曾在《民族医药报》上看过一篇有关金钱草的传说:古时一男子胸部剧疼,医家束手无策,疼痛而终。其妻请人解剖,在胆中找到一块石头。便系在颈上纪念。一日割草回来,却发现石头少了一半,原来是这金钱草化了石头。

    闲来无事,反复捉摸,世上万物都是相生相克,草这种至柔的东西竟然能化了石头,真是一物降一物啊。曾有一算命先生说我就是一株草,虽不能大福大贵,但随遇而安,生命力很强。加上自己性子极柔,凡事忍让,而内心又很刚强,跟这金钱草确有几分相像,便对这草有了几分喜爱。

    一日,朋友相聚,席间有人问:近来怎么没有文章见报?我说:取了个笔名金钱草。还没等我细说来由,老公赶紧说:俺也取了个笔名。众人大笑:两口子都文学了?有知情者说:你好象语文曾经不及格吧?老公挥挥手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为了打造书香型家庭,妇唱夫随,俺也准备弃武从文了,俺的笔名叫金钱豹!女儿听说后,不干了:你们都有笔名了,我叫啥?我随口说道:你大名随爹,笔名就随妈,叫金银花吧!女儿甚为喜欢。

这金钱草、金钱豹、金银花听起来还真像一家人,而且与我们三口的性情极为相似:一头暴烈的金钱豹,一棵柔韧的金钱草,一枝灿烂的金银花。不知我们这两味中草药,能否清热解毒,以柔克刚,让这头狮子座的金钱豹性情有所改变?

 

 

体育漫谈 · 公孙欠谀

国民的进步

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功!的消息我最早是在新浪的微信平台上看到的,很短的一条。刷刷朋友圈,异常平静,没有出现媒体说的我们赢了!北京赢了!刷到爆的情况。

    经历过两次申奥的中国人,悲喜皆有经历。1993年,当时我还在一所大学当老师,和学生们准备好了标语、炮仗、锣鼓,就等着,煎熬着,盯着萨马兰奇的嘴,终于听到了,他说了一段话,中间有一个词北京。于是欢呼了,点了炮仗。后来觉得不对,他用更有力的语气说了一个词稀泥!澳洲人狂欢了,这次听清楚了,刚才是自己摆了乌龙,于是收拾好锣鼓,拆了标语,默默地离开,那一段时间,整个人都不好了。在找原因时,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公然反对是主要原因,他们在中间做了手段,把稀泥糊上了墙,在追究是谁该给我们投票而没投我们?说得最多的是朝鲜,理由是我们和韩国建交了,他们报复,后来也证明是我们想多了,不是这回事。现在想来,自己逻辑出了问题,谁是该的,谁又是不该的。突然想起伟人的名言:所谓革命,就是要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2001年第二次申奥,准备很充分,号召大家展示对奥运的热情,京城老头老太太都掀起了学英语热,到处都说我儿砍木吐北京!welcome to Beijing!, 有了经验,从第一次申奥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到第二次申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把怀揣小鹿急切的少女心情变成了世界大同的成熟的大叔心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不用再去计较朝鲜不朝鲜的,连美帝国主义都给我们投票了,第二轮就胜出了,赢很轻松。相反,大家心情不如8年前起伏大,虽然也我们赢了!北京赢了!虽然也有礼花、炮仗,但总的觉得赢得更理智,更冷静,更有把握。

    经历过了,也展示过了,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办奥运?很多人的心里还是模糊的。第一次申奥失败后,我们有了哪些进步?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后,我们又有哪些进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体育也是衡量综合国力展示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举办奥运会是必须的。但有很多的国际经验应该借鉴,不要充面子,要真正得实惠,有所失,要有所得。不容忽视,后奥运时期的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举办国,举办国大量的投入遭到了国民的诟病,今年的挪威奥斯陆就因为申办冬奥会的计划遭到否决而退出,早年也有意大利罗马市民反对申奥,原因是奥运会要实行交通管制,影响市民出行。

    从今年我们申奥的声势以及成功后的各种庆祝活动来看,也明显低调,从中看到了成熟,我们的办赛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展现最佳竞技状态;可持续发展,奥运与城市良性互动;节俭办赛,科学利用奥运遗产。老百姓更看重后面两句,过去谁要是谈持续节俭就是觉悟低,过去是无论如何也要办,花钱再多也要办,不能让别人看扁了,面子比里子重要。持续节俭是长久的事,是国民的进步。

接下来需要规划的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长久的可持续的事,这是老百姓需要的。

 

 

世说新语 · 辛宇

法国人的思维

早就听说法国最有名的一家冰激凌店平常一直门庭若市,却偏偏在炎热的夏天关门,因为主人要休假,去年到法国南部的红土城旅游我有了切身体会。驱车赶到小镇时已是接近中午,碰上当地热闹的集市,本想吃完午饭去逛,谁料想一顿饭的功夫,集市早已无影无踪,一打听原来小贩们要回家吃饭午休。无独有偶,到法国兴业银行会谈,主人午餐款待,我们三番五次提醒主人下午还有其他会谈,主人依旧不紧不慢地要求我们慢慢享用午餐,这时的每一道菜都显得如此漫长,在法国人眼中,吃饭比工作更重要,这也是法式思维在生活中的体现。

    法国是世界上思想的摇篮,其独特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大师笛卡尔,他那句我思故我在奠定了法国人思维的传统。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休谟的实证主义正相反,笛卡尔认为人的视觉和嗅觉不可靠,真正可以依靠的是思维的力量。坊间流行的一段有关英国官员与法国官员工作思想趣闻:英国官员在工作中的提问是:这个想法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可行吗?,法国官员的提问是:这个想法现实中可行,但在理论上可行吗?

    法国人对抽象概念兴趣浓厚,喜欢构建理论,用理性结构探讨社会的演变、断裂、革命和进步,一些思想都经历过从怀疑到被怀疑、批判直至摧毁或传承。即使是在君主制的绝对统治下,法国人各种思潮的相互争辩也从未停止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两个法国知识分子之间的辩论会让外人云里雾里,在此时的特定环境下,对与错都是相对概念,似是而非的悖论正是法国思想的独特之处。法国人厚爱古典主义思想,又敬仰启蒙运动;崇尚科学但又离不开星相大师,每年有1000多万法国男女到星相师请教,从密特朗到戴高乐在制定国家政策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听取了星相师的建议。在法国,革命与无政府、乌托邦与国家相互交织,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存在主义让思想的篮子丰富而多样,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为何法国在左翼和右翼之间存在着如此多的派别。

    法国社会思想的多样性也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既重视美食也重视心智的民族,更是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民族:火车站的深吻、书店里最热销的畅销书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商业、金融而是浪漫小说

    勤于思考成为法兰西民族的特征,也是一种集体固恋。法国思想也成为国家财富以及法兰西民族为此骄傲的源泉,知识分子一词便源自法国。也正是如此,那些在社会上传播法国思想公共知识分子享有较高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尊崇。法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可以成为电视明星,以及报刊杂志上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也就是法国会把哲学家的头像印在邮票上。其实,思想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专属品,街边的乞丐在伸手要钱时都能发表一番充满哲理的精彩演讲。

    也许,思想的酝酿与形成需要一种仪式感,巴黎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就是这样一个空间。人们在咖啡馆里交换思想,被称为人民的议会,从道听途说,到深邃哲理的争辩,不同思想碰撞着火花。这些咖啡馆中也存放着历史与记忆,启蒙运动人物卢梭和伏尔泰都是咖啡馆的常客。21世纪的今天,法国街头的咖啡馆里的人们,坐在面朝街头的露天咖啡馆很少刷屏,他们还是习惯观察街头来往行人,我猜想,那刻他们的思绪在咖啡因的刺激下可能已经游离到另外一个空间,享受独自思考的乐趣和生命直观的体验,让内心活动与外部空间形成一种联系,完成一种自我塑造过程。

    在当今这个全球都在经历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之际,法国思维是否还能继承传统,引领世界各国在人类文明历程中找到新的方向?最近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的政治系研究员苏迪尔·哈扎吉萨写了一本《法国人如何思考》的书,试图追溯法国思想的源头,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法式思维线索,也针对目前法国公共思想家创造力的衰退表露出焦虑。

其实,法国人并未停止思考,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在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逻辑方面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虽然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但社会不平等这个本质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而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皮凯蒂的思想能否再次影响各国政府决策还有待时间考验,但无论如何,从该书的销量上至少还可以感受到法式思维的分量,这个理想主义的坚守者在世界思想方面仍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文明进程中需要思想者,特别是在这个越来越被一种思维统领的世界里,独立的思想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