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一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的影响,今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由于今日到期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故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200亿元。
据路透统计,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总量为6,800亿元。此外,本周三(13日)还将有3,835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不过央行此前已公告称因降准措施,一季度到期的MLF不会予以续作。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决定于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自2016年春节前起,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密至每个工作日均可进行。在原有七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期限的基础上,2017年10月末央行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该工具操作期限品种增至四种。
除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外,中国央行在2014年三季度还创设并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对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而2018年12月在美联储(FED)年内第四次升息前夕,中国央行意外宣布创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该工具所涉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此外,2014年4月央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并在2015年10月将PSL对象在此前国开行基础上,新增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棚改贷款等。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2月11日